煲汤做菜知识大全!

网站地图

当前位置::首页 > 养生汤 > 黄芪煲汤 > 正文

防己黄芪煲汤配方 (防己黄芪汤配伍)

时间:2025-03-19 09:15:41

人气:1

栏目:黄芪煲汤

标签:

导读:1、古方一、防己黄芪汤防己6克、黄芪15克、白术10克、炙甘草9克、生姜6克、大枣4枚。水煎服,每日2次。主治肌肉结实型肥胖症。2

1、古方一、防己黄芪汤

防己6克、黄芪15克、白术10克、炙甘草9克、生姜6克、大枣4枚。水煎服,每日2次。主治肌肉结实型肥胖症。

2、古方二、荷术汤

荷叶、苍术、白术、黄柏、牛膝、薏苡仁、黄茂、桂枝、木瓜、茯苓、泽泻、山楂、车前草、虎杖、夏枯草、甘草各等份,煎水服。主治高脂血症、高血压型肥胖症。

防己黄芪煲汤配方 (防己黄芪汤配伍)

3、古方三、黄芪泽泻汤

黄芪15克、防已9克、白芷9克、川芎9克、首乌15克、泽泻10克、山楂10克、丹参20克、茵陈15克、水牛角15克、仙灵脾6克、生大黄3克。水煎服,每日2次。主治单纯性肥胖症。

3、古方四、三花减肥汤

玫瑰花、茉莉花、玳玳花、川芎、荷叶各9克,研末。每日服1包,80-100摄氏度水冲泡,每日2-3次,早晚服,亦可早晚服1包。主治单纯型肥胖症。

扩展资料

减肥中医药膳

1、辣味小黄瓜

材料:小黄瓜2根、洋葱半个、黑木耳50克、蒜泥1大匙、小茴香粉半小匙、肉桂粉少许、红辣椒粉1小匙、植物油少量、盐酌量、黑胡椒适量。

做法:先把小黄瓜洗净后切成薄片状,然后把洋葱切成粗丝,黑木耳洗净切成丝备用;在锅里放入植物油,加热后放入洋葱、蒜泥炒至香软,再放入小黄瓜、黑木耳、小茴香粉、肉桂粉、红辣椒粉、盐、黑胡椒及少量的水,大炒约两分钟即可。

功效:辣味小黄瓜含有小黄瓜,可以增加饱腹感;小茴香、肉桂能够温脾胃、暖胞宫(亦即子宫)、除冷积,以及增加饱腹感。

2、女贞子海带

材料:女贞子、海带300克、生姜2片、青葱2根、盐适量。

做法:先把女贞子、海带泡水洗净后备用;生姜洗净切成片、青葱洗净切成段备用;把女贞子、海带、姜片、葱段一起放到炖锅里面,加入适量清水,用大火煮滚后撇净浮沫,再转成小火炖至海带熟烂,最后加盐即成。

功效:女贞子海带含有女贞子,能够滋阴清热;海带有助于降低脂肪、胆固醇。

防己黄芪汤的配方

防己黄芪汤的配方需要用到防己、黄芪、甘草、白术这4种原料。

1、防己

该中药属多年生落叶藤本,熬汤需要放12g。以植物的根入药。块根通常圆柱状,肉质,深入地下,长3~15cm,直径1~5cm;外皮淡棕色或棕褐色;具横纹。

2、黄芪

该中药属豆科黄芪属植物,熬防己黄芪汤时需要放15g。主根肥厚,木质,常分枝,灰白色。茎直立,上部多分枝,有细棱,被白色柔毛。羽状复叶有13~27片小叶,长5~10厘米。

3、甘草

豆科甘草属植物,熬防己黄芪汤时需要放6g炒好的甘草。该中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外皮褐色里面淡黄色,味甜;茎直立,多分枝;叶互生,呈椭圆形卵状,边缘或全缘微呈波状。

4、白术

多年生草本植物,熬防己黄芪汤时需要放9g。该中药地下根较为粗大,略呈拳状,外表灰黄色;茎直立,无毛,中下部茎生有叶片,倒披针形、长椭圆形或椭圆形。

防己黄芪汤出自《金匮要略》,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《伤寒杂病论》的杂病部分,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,原名《金匮要略方论》。《伤寒杂病论》问世以后,由于战乱等原因,成书不久即散乱于世。至北宋时,翰林学士王洙在宫藏书匮中发现蠹简本《金匮玉函要略方》,书分上、中、下3卷,实为《伤寒杂病论》的节略本。

“金匮”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,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。全书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共25篇,载疾病60余种,收方剂262首,被后世誉为“方书之祖”。

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:防己茯苓汤

原文:皮水为病,四肢肿,水气在皮肤中,四肢聂聂动者,防己茯苓汤主之。

防己茯苓汤组成:防己9 黄芪9 桂枝9 茯苓18甘草6这是一付量,一付熬出两袋,早晚各一袋。

防己茯苓汤功能主治:手脚浮肿、面目浮肿、四肢肌肉颤抖(不是四肢抖动,只是肌肉轻微颤抖)、慢性肾炎浮肿、蛋白尿、肥胖、泄泻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。

防己茯苓汤的加减方:1、 四肢浮肿:四肢浮肿,按之没指,食少无力,多吃则胀肚,舌淡。

分析:表虚水泛、脾阳虚而失运化。

方法:健脾祛水。

方用防己茯苓汤。

防己15 黄芪15 桂枝15 茯苓30苍术9这是一付的量,一付熬出两袋,早晚各一袋。

5付,可痊愈。

防己茯苓汤的加减方:1、 全身浮肿:全身浮肿、小便短而发黄、舌苔薄白、脉滑。

分析:不怕风,说明不是风水病。

为皮水。

为脾虚不能健运。

方法:健脾祛湿,调和营卫。

方用防己茯苓汤加减:防己15 黄芪15 茯苓20 桂枝6炙甘草3生姜10大枣3枚。

这是一付的量,一付熬出两袋,早晚各一袋。

防己茯苓汤的加减方:1、 全身浮肿:全身浮肿、小便短而发黄、舌苔薄白、脉滑。

分析:不怕风,说明不是风水病。

为皮水。

为脾虚不能健运。

方法:健脾祛湿,调和营卫。

方用防己茯苓汤加减:防己15 黄芪15 茯苓20 桂枝6炙甘草3生姜10大枣3枚。

这是一付的量,一付熬出两袋,早晚各一袋。

2、 类风湿性关节炎:关节变形,疼痛,手脚都有凹陷性浮肿,舌淡而苔白,脉滑。

分析:脾虚不能运水湿、关节有虚位,水湿乘之。

方法:健脾祛湿,活血消肿。

方用防己茯苓汤加减:防己9黄芪15 桂枝9丹参15当归9生地90 蚕砂15。

这是一付的量,一付熬出两袋,早晚各一袋。

3、 肥胖:身体奇胖,伴有倦惰,头昏,胸闷稍劳则喘,行动艰难,皮肤湿粘、脉滑。

分析:脾阳不足,导致肌肉皮肤间水湿积聚,代谢失常,造成肥胖。

方法:提升脾阳,除湿消积。

方用防己茯苓汤加减 防己15 桂枝15 茯苓30黄芪15 红花10炙甘草5这是一付的量,一付熬出两袋,早晚各一袋。

这是配合桂枝茯苓丸一起服用。

痰湿重加枳实25克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,仅供参考,如果对您有帮助,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!
相关阅读
最新煲汤大全
相关标签
本类推荐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

小七煲汤 Copyright 2020-2030 www.ciqicup.com 备案号:粤ICP备2023040545号
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,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跟我们联系。

关注微信公众号